而是在于治理人族上面,颛顼帝显然更胜过新任的共工氏。
不用说也知,那自然便是玉鼎。
只有在目光及下方被其拥在怀中的青衣
者时,这位规则的化
才会闪过丝丝波澜。
若有天地报应,故可以谓之“自食恶果”。
那就是比起神,人族的人中也包
着各种各样的感情,以及衍生出来的“
念”。
口中轻声念诵出老君的名言,天银色的眸中没有丝毫起伏。
洪荒一切尽由其掌握,所以天能够看见的东西不单单是过去、现在、未来。
“我只是想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对此,老君也曾说过,“无为”而“无不为”。
作为一个饱受“无为之”教育的弟子,玉鼎又如何不明白自己大师伯的思想?
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
归结底,这一次颛顼帝、祝
、共工之所以发生大战,无非是因为当初轩辕在归位之时,选择了将人族共主之位交托给高阳氏颛顼帝,而没有给同为炎帝后裔的共工。
但是,共工氏却觉得自己相助黄帝大败蚩尤,也算是为人族尽心尽力。
相较于能够看穿过去与未来的一众神祇,天对于规则的把握更高。
“你还是没有明白。”
摇了摇,天
语气十分平静,“你现在就是太过于执着,须知
,有些事情不是你可以阻止的,这就是‘大势’,也许你是作为‘引子’的存在,但这个结果却并非由你来承担。”
念一起,则诸般恶果皆应运而生。
于是一念之差,便生出了妄念,居然想到要推翻颛顼帝的统治,这才为“人神
“我知……”
“你大师伯这些话说的很好。”
明白,不代表能够到。
站在众生上,玉鼎当初给女娲提出了这样一个方向,确实是可行的。
所以不用说什么隐藏不隐藏,天的注视下,没有任何可以隐藏的事物。
若是往上看,却能够理解为这是为了神族的北方水神“共工氏”神之位以及人族共主而产生的争端。
结果对方只划分给了自己一块领域,而并未实现先前所说的“版图互分”,所以由此极为愤怒。
但是无论玉鼎,亦或者女娲、伏羲,都漏算了一点。
人族现下还是保持着“任人唯贤”的制度,轩辕帝当初选择其孙,并非由于血脉传承。
“常无以观其妙,常有
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就好比这一次炎黄大战,表面上是人族的内征战。
在天眼中,即便是对于众神来说同样也属于“秘密”的命运也在其安排之下运行。
为了后世子孙考虑,轩辕帝之举,并无任何错漏之可以指责。
倘若按照正确的轨迹走,不仅有利于神族、人族,更是泽被洪荒百族的一桩盛举。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天选择与其对视,同时也不允许玉鼎有丝毫闪避的举动。
伸手覆盖在天环于自己腰间的大手上,感受着冰冷的
感,玉鼎不自觉想用掌心的温度将其捂
。
也许因为一个念不同、站在的角度不同,去理解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最后就衍生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