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甚至搞出了氢弹。
天宫飞上苍穹,嫦娥登临广寒。
但唯独高能物理领域,华夏没有一丁点儿的话语权。
一个∧符号,就能喊出不知道多少种口音。
什么兰布达,纳木达,甚至卡布达都出来了.....
所以此时此刻。
周绍平等人激动的不是单纯的成果被认可,也不是因为今年将会诞生第一位获奖时是华夏国籍的物理学诺奖得主。
而是因为.......
盖在华夏身上70多年的那道封印,彻底的被揭开了。
今后提及暗物质,就必然要提及华夏!
同时那些中立甚至友善的机构....尤其一些不同于liner实验室这种专项暗物质研究、但却对暗物质或者暗能量有需求的实验室,也必须要承一次华夏物理学界的情。
别以为这种承情在科学界没什么用。
对于入学推荐信大于成绩的欧美科学界来说,一份这种性质的人情可谓无价。
除此以外。
这则消息对于国民科研情绪的调动,同样难以估量。
这些年由于一些外部抹黑以及内部自身问题的缘故,华夏科研圈在舆论端的口碑之差,可以说仅次于国足和娱乐圈。
但就像国足有很多新闻其实是失真的一样,华夏科研圈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误解。
诚然。
这几年确实有一些涉及到院士学术不端、或者桃色交易的新闻爆出。
但从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四年间爆出学术不端或者桃色新闻的院士数量总共才四位。
而华夏的两院院士有多少呢?
1700人!
很久很久以前就说过一句话:
在任何事情上,用个例去否定一个群体都是很不公平的。
不知道有多少潜心搞科研的院士,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aoe成了米虫。
但这种事儿你去解释,人家就会回你一句话:
为啥华夏没有顶尖成果产出呢?
这句话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错误的,国内其实并不是没有一流成果,而是很多成果大众压根就看不懂.....
比如之前提及过两次的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矩阵角测量成果,发布时间就在几个月前,业内堪称震动。
可有几个普通人知道呢?
还有反常霍尔效应,也是诺奖级成果。(各位可以留个眼,这两个成果确实很惊人,也许几年后真可以拿到诺奖,到时候我就是预言家了,桀桀桀.....)
不过从更广义的角度上来说,这句话其实也没错:
华夏确实没有大众耳熟能详的顶尖成果产出。
但眼下随着暗物质的发现,这个问题就将会迎刃而解。
至少在三到五年这个周期之间,物理学的热度会相对处在一个高位。
会有更多人跳进这个大坑...咳咳,走入这个领域。
一如当初的刘翔和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