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威尔院长,你比较少参与一线研究,所以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我认为,这块金属板应该是用来反射光线的。”
当然了。
我要举报有人开挂!
“至于这类材质的金属板,则比较常见于反射实验,例如声波或者光等等.....”
“应该不是忘了连接,而是它本就不需要导线。”
徐云惊讶的不是小麦会出现在这里,也不是他敢于提出与老法相反观点的勇气,而是.......
直到它被发现20年后,才由爱因斯坦完成了理论解析。
如果有人光看设备就能预想出实验的结果,徐云当场就把小麦宿舍里的那把斧头吃掉!
他先是绕了接收器一圈,随后轻咦一声:
老法扶了扶眼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迟疑道:
这
接着他一指不远处的金属板,说道:
在光伏现象实验结束后,他也便憨憨的跟着教授们走到了第三轮实验的场地。
这个感应线圈的匝数很大,目测大概有耳根的腰那么粗,占据了相当大的一块区域。
哦,想起来了。
在想到小麦与这个实验的渊源后,徐云的心绪也开始逐渐平静了下来。
一万伏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当然了。
取而代之的。
毕竟这个实验的现象实在是太离奇了,远远超过了当时人们的认知。
他是哪儿冒出来的?
总不能表演电击play吧?
老法依旧老神在在的走到设备面前,目光很快锁定了缠绕有感应线圈的部位:
的底边。
在眼下的1850年。
威廉・惠威尔也走了上来,如今他没有压力在身,对于徐云的实验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着侃侃而谈的老法,一旁的徐云不由轻轻摇了摇头。
以老法长年累月和电磁打交道的经验来看。
为什么有人在1850年,光看着几个实验设备,就能预想出具体的实验现象啊......
裁决之镰在哪里?
老法啊老法,这次你可就猜错咯。
这又是要干什么呢?
小麦!
这个苏格兰青年原本在学生代表的位置看戏吃瓜,不过在光伏现象实验的时候被徐云抓了壮丁,成为了负责手持手电筒的工具人。
他所说的那番话。
此时此刻。
不过很快。
人们可以轻松的重复无数次这个实验,却对它的原理苦恼不已。
“怎么,您看出来这套设备的原理了?”
因此自然而然的。
徐云真的很想说句mmp,你是来拆我台的是吧......
“我们在光学实验中常用到的成像板,一般是以大理石为基地制成的复合板,主要就是为了清晰的显示图像。”
“那个......法拉第教授,有没有一种可能,接收器上并不会出现成像效果,而是会出现电势差呢?”
老法沉吟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徐云一脸懵逼的转过头,发现出声之人离他只有三米不到,赫然是......
威廉・惠威尔闻言一愣,眨了眨眼,问道:
这也怪不了老法。
“咦?法拉第先生,右边这套设备是忘了连接导线吗?”
“只是有一些猜测罢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之际,一道声音忽然令他的表情僵在了脸上: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套设备应该是在线圈设备先行通电发光,接着光线经过金属板反射,在接收器上呈现出某种图像......”
就在老法沉思之际。
“罗峰要求实验在天黑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必然与光有关。”
这次的实验,和光学成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叻。
说着他又扫了眼这套设备,摸了摸下巴,最终定调道:
如果导线规格正常,这个感应圈应该能发出一万伏特以上的电压。
“?????”
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