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6.8K)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6.8K)

        这可是华夏古代的巅峰技艺啊......

        如果没记错的话。

        淬火技术应该出现在春秋时期,西汉后开始普遍推广,同样是个领先欧洲一千多年的技术。

        可到了后世,一切都换了个位置。

        铁矿需要向他国购入也就罢了。

        毕竟这是资源的先天限制,得追溯到新太古代,属于非人力所能改变的情况。

        但一些炼铁设备甚至炼铁工艺都被外国抢占了先机,比如finex这种技术还得向普锐特付专利费,这就有些令人无语了。

        只能说某个辫子朝挖的坑实在是太深了,直到百年后都在还债。

        接着徐云三人跟随齐格飞又走了一段路,周围的声音逐渐开始变得安静下来。

        一刻钟后。

        几人穿过一间院门,来到了一处占地接近三百平的地面上。

        只见此时此刻。

        地面上正放着一根粗大的铁筒,长度大概接近十米,直径一米左右。

        内部中空,周身没有刻录其余图案。

        铁筒的一侧相对光滑简洁,另一侧则要复杂很多,内部有着大量的精细机关与推槽。

        很明显。

        这便是望远镜的筒身。

        齐格飞引着徐云来到筒身边上,指着它道:

        “王公子,你且看看此筒是否合格?”

        徐云朝他拱了拱手,走到铁筒边上,开始检查起了完成情况。

        实话实说。

        望远镜的筒身并不算很复杂。

        除了主体之外。

        关键的结构也就剩下了寻星镜、导星镜以及转仪钟,无外乎精度的问题而已。

        有的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七八位,有的则只能精确到一两位,价格也因此天差地别。

        其中转仪钟这东西主要是为了补偿地球自转,使望远镜始终对准同一片天区,从而达到稳定观测的效果。

        现在转仪钟的动力主要靠马达带动,速度由天文钟或无线电振荡器来控制。

        而早期的转仪钟,其动力则来自链条式的重锤或发条,旋转速度靠离心调速器来控制。

        代表老苏人生巅峰的水运仪象台,便是利用的后者原理。

        先前在设计望远镜布局的时候,徐云在水运仪象台的基础上对转仪钟进行了简单改造。

        先是调整了力矩,又在筒身内部打了个环绕式的通道。

        使其成为了一个附着型的装置。

        随后徐云弯下身子,右手深入筒中开始摸索了起来。

        几秒钟后。

        他在筒壁大约30厘米的位置,摸到了三个凸起的小盘子。

        徐云微微一扭,一个铁盘便被拆卸了下来。

        接着他随意从地面上捡起一根狗尾巴草,将其顺着某个空隙插入其中。

        同时调整扭矩,通过刻度精确的扩大到了二十倍速。

        很快。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师尊,弟子只想欺师不想灭祖 新白娘子传奇续篇之新月奇缘 全民创世:开局打造了混沌洪荒 尹素婳莫君夜世子妃太毒辣免费阅读全文 虐文女主回归后她飒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