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点身位。
打开瓶口,拿起盐酸朝里头泼去。
蟑螂的外表平有一种tiec蛋白存在,盐酸对于这种蛋白的腐蚀破坏性在所有酸中排名第一,因此盐酸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蟑螂消杀物。
啪啦——
随着盐酸的泼洒。
蟑螂们先是一整慌乱,四处在瓶子里爬动了起来。
但很快,它们的体表便被盐酸腐蚀出了破口。
短短几分钟不到,这几头倒霉蛋便最后.....
气绝身亡。
满门忠烈美洲蠊.jpg。
见此情形。
老苏骤然瞳孔一缩,骇然道:
“这...这怎么可能?食盐中竟然有毒?”
徐云见状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老苏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或者直白点说,这其实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在微观认知几近为零的古代,没有什么比从每天都要吃的精盐里分离出‘剧毒’物质更有冲击力的了。
等接下来他所作的事情完成,老苏必然会向他询问一些问题。
并且不出意外的话,百分百会涉及到微观领域。
有了这么个眼前发生的例子做证据,有些话说起来显然更容易令人信服。
接着徐云再将制取的盐酸收容,拿起了另一件让老徐准备的东西:
毒重石。
毒重石是一种含钡矿石,在后世的工业上经常被用作酸解毒重石矿制取氯化钡。
只见徐云将被研磨成粉的毒重石洗净,拿起一把小勺子,将它们投入了盐酸溶液中。
半个时辰后。
一瓶混合溶液制备成功。
徐云又开始往其中加入氢氧化钠——这是先前电解的产物之一,其中虽然有其他阳离子,但它们本身就是目标产物,所以压根不会影响反应过程。
想要让每个环节丝丝相扣,这确实费了徐云不少的心力。
众所周知。
在毒重石溶液中,fe3 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mg2 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ca2 完全沉淀时的ph为13.9。(论文参考10.16283/jki.hgkwyjg.1996.06.014)
因此徐云压根不需要去在意ph值的实时数据,只要观察反应过程的沉淀变化就完事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
经过迪迦氢氧化钠以及过滤后。
一瓶标准的氯化钡溶液制成。
到了这一步,剩下的就很简单了,也就是.....
初中概念的粗盐提纯。
首先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
反应式为bacl2 na2so4=baso4↓ 2nacl。
接着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
mgcl2 2naoh=mg(oh)2↓ 2nacl